内容显示

以生为本 乐为人梯——访省师德标兵沈昊宇老师

发布时间:2019-11-25作者:浏览量:

三尺讲台上循循善诱

成为一名教师,是沈昊宇自小的目标,为此她努力前行,从端坐于桌到卓立于台,突破了课桌到讲台的距离。职业道路上的沈昊宇不断栽桃李、育新苗,模范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教书育人工作放在首位,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欢迎。“以生为本,育人不倦”道出了沈昊宇从业以来的育人历程。

沈老师的课堂是灵动又鲜活的。身为教授,她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不断尝试探索互动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通识课《舌尖上的化学》每学期120人的课程容量都无法满足学生要求,均有近两倍课程容量的学生第一轮选课无法选上,曾出现600余人报名的情形,她的实验室里也总是充满着学生的交谈与讨论……原来,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投入学习,沈昊宇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下了不少功夫,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学模式——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新途径,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经过长期考验发现,这样的教学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变被动听课为主动选课,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有效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实践教学中,她引入和建设了网络教学资源、开放实验室、搭建社团平台,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不再局限时间和空间,而是开放的与终身的,实现了网络—课堂遥相呼应,”开放—终身”贯穿始终的教学格局。从“课堂内”延伸到“校园外”,这些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众多富有特色的学生作品,有不少受到省、市的表彰和多家媒体的报道,为学生、学校赢得了荣誉。

“与学生对话,已经融为我生命的一部分”,热爱教育事业的沈昊宇有着自己的工作体悟。对于教学,她也一直秉持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把“乐为人梯”作为育人思想。

豁然相处间亦师亦友

“老师妈妈”是沈昊宇在学生心目中的定位。作为学生们的班导师,她时时刻刻关心每一位学生。每每遇到中国的传统节日,总会有不能回家过节的孩子,沈昊宇便会和他们一起过节。她曾遇到过学生突发急性甲肝、也遇到过学生忽然晕倒、受伤骨折、还得知学生的重大家庭变故……这些大事难事,她总是能第一时间赶到,亲自送

学生到医院,帮他们咨询和办理保险,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并组织同学做好陪护工作。种种细节,都让学生们感到母亲般的关心与温暖。她也会深入了解学生在情感、学习、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在同学们需要时及时施以援手,是同学的贴心人和良师益友,被学生亲切地成为“老师妈妈”。丹心沃花,润物无声,担任了两届学生班导师的她,年年都被评为优秀班导师。

“学生的幸福才是教师的快乐;学生的进步才是教师的欣慰;学生的成功才是教师的优秀。”她用自己的责任和信念,默默耕耘,倾心奉献。

科研创新路引航前行

沈昊宇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科研成果:已发表SCI收录论文90余篇,引用600余次,单篇引用数最高为100余次;ESI顶级高被引论文1篇,进入学科前1%;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已有9项获得授权。

“乐为人梯”的她,结合自己的科研基础,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研”一体化建设的人才培养理念,主张吸收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中,让学生成为紧跟时代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的实践者。她分享她的科研成果,甘当学生学术探索路上的“人梯”,在她的研究领域,竟汇聚起数十位本科生团队。以此作为出发点的浙江省重点建设教材《综合化学实验》,吸收了大量教师的科研成果;师生共同撰写的教研文“Adding Value: Strengthen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aching, Learning and Researching in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Education”在EI收录的刊物上正式发表,并在国际会议中做口头报告;仪器分析课程教改成果得到SCI收录。国际顶尖教学研究相关的杂志J. Chem. Edu.审稿人对这一教学方法的变革做出了高度评价,其认为,该课程的做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可以推广至整个化学学科相关课程的建设。化学类教研教改知名杂志《化学教育》审稿人也就这一方法做出评论,“化学类通识课具有一定特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值得交流。选择案例详细介绍并把学生的成果和优秀作品予以展示的做法有创新性。”

课外,沈昊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课题,通过解决项目中的问题,不断钻研,从而获得学习上的进步以及能力上的提升。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学生们获得省级以上的创新课题13项,并取得有一定价值的创新成果。除了科研立项,沈老师还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中国科学B辑》、《化学学报》、《复合材料学报》等10余种国家核心期刊、SCI和EI收录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才培养永无止境!”在育人的征途中沈老师用自己的敬业爱生、勤学乐教和追求卓越的精神默默地耕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