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显示

穿行在科研与教学之间——访机电与能源工程分院李建新教授

发布时间:2009-05-07作者:浏览量: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


穿行在科研与教学之间……
———访机电与能源工程分院李建新教授


一头利落的短发下,是一张脂粉不施的素净面庞。在学院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实验室内,机电与能源工程分院的教授冒着连绵的春雨,与每周都坚持从浙江大学赶来的研究所所长兼专业责教授袁镇福教授现场指导能源 2006 级学生进行流化床多功能实验。两人正围着 08年年底新建而成的流化床实验台专注地讨论着,丝毫不被因实验机器运转产生的巨大噪音所影响。

 

能源与环境工程,我从事了一份神圣的事业

“能源是大家所离不开的,它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推动着工厂企业的生产发展,几乎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能源。”从学士到博士,教授一直坚持关于能源与环境工程方面的学习研究, “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能够在这个领域工作,无论是从事研究还是从教学上来说,都是很神圣的。”

燃料该如何才能更加高效、清洁地利用,又如何在高效利用能源的同时,减少对一次能源的依赖,多利用新能源,甚至是固体废弃物。”本着对专业的无限热爱,教授一直致力于固体废弃物清洁燃烧及污染物排放控制的研究,先后已发表论文 20余篇,涉及利用流化床实验台研究生活垃圾焚烧重金属分布规律、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系统的探讨等节能热点的系统研究。

据了解,我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仅“城市垃圾 ”的年产量就近 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处理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在每年年产 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 “可再生资源 “价值高达 250亿元。

我经常会对学生说,能够有幸在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里学习、研究,是很神圣的。因为当你在工作的同时,节省了能源,为人类环境做出了贡献。节能,不仅是现在的事情,还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除了自身坚守在节能环保的第一线,教授还将自己的这份热爱传递给学生,鼓励更多的人共同为节约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与环境而努力。

 

实验室建设,始终坚持以教学为本

2004 年,为适应宁波市及长三角地区能源与环境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学院建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专业,同时成立浙江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同年 8月,教授走进理工成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最初的几位老师之一; 9月,新生报到入学……实验室的建设迫在眉睫。

“实验室建设首先要考虑教学。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所以实验室的建设,首先要考虑到实验项目的建设,是教学的要求。”经过两轮论证,实验室建设几经周折,终于在 06年开始动工。根据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几位老师在袁镇福所长的指导下,没有走实验室建设的传统老路子,而是力争专业创新,将单个实验与其他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可操作性涵盖专业课程实验项目的 90%。

在实验室场地申请、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到实验室设备的申购等的一系列环节中老师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并为学生今后的研究、就业搭起了实践平台。“在这里,学生们做的不再是完全的验证性实验,而是可以进行系统的学习,甚至可以在老师要求的基础上自行组合与设计实验,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将来适应企业是一个很好的过渡与桥梁。”

 

节能使者,理工有支温情队

专业成立之后,浙江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也应运而生。作为研究所副所长,在学科建成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利用当前的基础平台,达到科研上的发展延伸,并服务于宁波地方经济,成为教授工作的重点之一,并已在宁波地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们只是做了些小科研,为宁波地方企业切切实实地节省了能源成本。成果谈不上,但真正为企业节了能,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 2008 年,在研究所的帮助下,宁波的一家纺织企业进行了煤制气改造,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燃料成本。

教授诚恳地说:“ 我们的定位,就是怎样为当地的企业节约能源,寻找企业节能潜力。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既带动了科研,又锻炼了团队能力,这是双赢的。更重要的是,在无形之中,让更多的人知道,宁波理工有这样一支队伍,一直在很执着地做着节能工作。”

成功的科研成果背后,拥有一支实力与温情并存的团队是关键。让教授深为感动的是,在能源与环境工程这个专业中,无论是奋战在教学线上的还是奋战在科研线上的老师们,对于工作从来没有份内份外之说,甚至形成了这样一种默契:只要是专业的人,就有为专业建设尽自己最大努力的义务。即使是在休假,一旦专业需要帮忙,老师们也都二话不说就回实验室一起工作。这是自学科建设之始就形成的氛围,教授笑称: “这里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也就是自家的事情。”

研究所老师的努力也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搭起了有效桥梁。据悉,2009 年,能源 与环境系统研究所已与宁波市节能技术服务管理中心签订了合作计划书,我院 04级毕业生已有 10名在 该节能中心工作,另有05级实习生 9名。

 

为人为师,始终做一个诚实的人

在教授看来,教师与一般企事业单位的区别就是教师永远都分不清是上班还是下班。在许多人看来,教师这个职业十分轻松舒适,一年有两个假期, “但是假期也是在工作,而且都排的满满的。”

说起为人师的初衷,教授笑说,在年轻的时候就能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得很清晰是很难的,所以二十年前她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并没有想太多,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对于教师这个岗位的热爱,也日益加深。“做教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站在讲台上,无论有什么怨言、情绪,都变得次要,因为首先就要对得起坐在台下的学生。”

身为博士生,对于学习,教授认为,大学时期的学习最基本的就是把握课堂时间,上课吃透了,课后就不需花费许多时间在学习上,而且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她建议考研的同学要做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考研的难点不是在专业上,而难在数学和英语这些基础上,因此有意考研的同学要提前对考研做好规划,而不要随波逐流。

教授的品质更是为老师和学生称道,李教授笑谈:“人生最基本的就是诚实,无论是与学生还是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做到诚实不仅是对对方最起码的尊重,也是对自身人格的最基本实现,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是相互之间的真诚。”

工作之余,教授也正是以她最真诚的一颗心对待着学生和周围的人。不定期地下寝室、开班会,教授以她的实际行动帮助学生走出迷茫,引导学生从入学起就明确专业的学习内容以及明确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等。

采访中,教授一面专心地回答记者提问,一面在记者记录的空隙透过实验室的窗户望着放学归来在雨中玩着滑板的年少儿子,“以后有空了,就想多理理家,管管孩子。”教授面带微笑,拂了拂额前的短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