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显示

学习中求发展,发展中上水平——访学院院长金伟良教授

发布时间:2009-12-04作者:浏览量:

    人物 档案:
    金伟良,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院长,浙江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英国女王大学荣誉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结构可靠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混凝土结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及多家权威专业刊物的副主任编委、主编等职务。长期从事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和应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评估、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基本理论和应用、海洋工程和结构工程的结构分析和设计理论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863计划、国家教育部、国家建设部、国家交通运输部等50余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280余篇,其中被 SCI收录20篇, EI收录116篇,出版学术专著 3本牞获专利成果 9项。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浙江省科技奖二等奖 4项, 2009 年被 评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09 年7月15日,金伟良教授担任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院长,正式成为一名浙大宁波理工人。
    2001 年的 宁波理工,一切都蓄势待发。作为最早参与宁波理工学院建设的 6个系主任之一,金院长对学院有着一份独特的感情 ———从土建系主任到专业责任教授,再到如今执掌宁波理工 ———看到学院 8年来的成长和发展,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
    慈爱的老师、严谨的学者、尽职的院长……金伟良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转换着自己的角色。
    在他正式来宁波理工 3个月零1天的那个下午,我们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兢兢业业,以德为先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它虽然不是你人生的全部,无法单独画出你人生的轨迹,但是,只要你的人生旅途曾经在大学这个站点停靠过,那么,你留下的这份足迹一定是你人生轨迹中最耀眼的。 ”聆听新院长的教诲,还是在今年 2009 级新同学的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上。“同学们要扎实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实践能力,不断完善自身人格。 ”
    开学伊始,工作任务异常繁重。金院长首先从调查研究入手,深入基层,到各分院各部门实地考察,与干部、老师和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听取大家对学院建设、学科发展、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从浙江大学建工学院的副院长,到万人规模的宁波理工学院的院长,他表示,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过去的方法和经验只能借鉴,而不能照搬。 ”他是乐观的。他说,只要肯学习,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就会提高,“我们要在学习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上水平。 ”这是金院长给自己定的目标,同时也是对自己及学院师生们的激励。
    对于学院的发展,金院长与学院班子成员见解一致。度过了成长期的宁波理工学院在教学规模、专业设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上都初具规模,下一阶段学院应该进入发展期。经过暑期工作会议的讨论,学院已经确定了把宁波理工学院建设成一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并且明确了 “抓学科建设、促教育质量、上科研水平、办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思路。
    金院长表示,学院在进行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中,将围绕“抓质量、出特色、重管理”来进行学院的内涵建设,通过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科学研究的服务型、社会服务的区域型三个方面来实施办学思路。
    这个学期,金院长的工作已排得满满当当。从目前的干部调整工作到 12月的推 进二级管理工作,以及贯穿整个学期的教育质量工程的工作……所有的事情,他都在竭尽心力。
    对于教育改革,金伟良院长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以土建专业的人才培养为例,他认为人才培养要根据社会需要、专业特点以及拥有的学校和社会资源来进行,主要应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要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把学生的创新思维构建和工程设计贯穿四年的课程体系当中。
    金院长向我们介绍了他新近完成的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研究成果中提出的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体系的“133”理论,即 以一条主线,从启蒙教育到启智教育到创新设计;三个平台,即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实践平台;三个模块,即建立校内外教学基地、开展学生竞赛活动、到设计院施工单位进行实践。
    针对人才培养,金院长还提出了“3C”人才培养模式,即 creative(创造性); cooperation (协作性);construction (实践性)。他说,“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浙江大学的学生,同时也适用于宁波理工的学生。 ”
    谈到浙大学生和宁波理工学生,金院长表示, “只要学生多读书,多扩充知识,多开阔眼界,努力提升自信心,那么我院的学生和重点大学的学生是没有差距的。 ”
    每每谈及对理工未来发展的设想,金院长总是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正是来自于他对院长这个职位职责的深刻理解:兢兢业业,以德为先。
国际化视野,成就有影响力的事业
    金院长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高中毕业那会儿毅然北上,选择了到大连理工大学求学。在大连的求学并不是那么顺利,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本想选择船舶制造的,但是听取了老师的意见以后,我被调剂到了在当时正逐步兴起的海洋工程专业。 ”也正是当时那么简单的一个转向,影响了金院长的整个人生方向和奋斗历程。
    经过 4年的努力学习,金院长成为了当时大连理工大学为数不多的研究生。研究生时期的导师一直鼓励他出国去看看,对他的影响很大。导师说过的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使得他一直铭记在心: “一个人一定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只有看到过外面世界的人才会拥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化的观念和思维,才能做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事业。 ”
    正是受到这样的鼓励,金院长于1991 年、1994 年先后前往德 国和挪威进行学习研究。 在德国Stuttgart 大学,他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会的资助,也因此以德国洪堡学者的身份在1992 年5月受到了德 国总统的接见。而在挪威科技大学从事海洋结构可靠度方面的研究过程中,金院长一行获得了挪威国家研究委员会资助, 1994 年圣诞节时,挪威国王夫妇接见了他们。 金院长 认为这更多地表明了国际上对中国的尊重, “我只是一个载体,一个体现我们中国已经有实力跻身世界科学发展之列的载体。 ”
    说到荣誉,金院长表现出了一个学者的坦然。他认为人的一生本来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中获得的成绩和荣誉都应该归结于知识本身。“今年我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很荣幸,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我们。 ”从金院长的神情可以发现,对他这样的学者来说,把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贡献到自己祖国的建设中去才是最幸福的。
    海外求学和研究的经历使金院长充分认识到国际化视野的重要性。他认为高等教育要扩展视野,要有独特的眼光,教育国际化、国际化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尤其是高等教育,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
    眼下,金院长已经把这种国际化理念带到了治校育人当中去。他说,宁波理工学院的发展包括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而外延发展就要体现在国际合作这种跨越式发展上。要培育宁波理工自己的特色教育,他希望能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转变形成宁波理工学院自己的国际化教育氛围,为促进学院更好更快地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有爱就有兴趣,有兴趣就有动力金院长的教学之路始于偶然。在大连理工大学求学的他,作为为数不多的人才被学校邀请留校任教,正是这次机会让他开始慢慢熟悉起大学教师这个职业。“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大学教师不仅要像中小学老师一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另外还有自己的科研任务。 ”金院长告诉记者,做大学教师既能教书育人,又能满足他科学探索的兴趣,渐渐的他就爱上了这个职业。
    有着 20多年 教龄的金院长教过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无数,也因此使他对教师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 “四爱 ”:爱学校、爱岗位、爱同学、爱学习。他说: “一名教师只有爱学校、爱岗位才能保持对这个职业的兴趣,兴趣则是最好的动力。 ”
    对于学生,金院长一直奉行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他所带的博士生、研究生们总能得到他的倾心指导,每一次发表论文之前,金院长总会给他们思路、帮他们一丝不苟地修改。“一个导师很可能影响学生的一辈子,所以我希望尽量把严谨勤勉的作风带给学生,引导学生每做一项研究都要有责任心。 ”金院长很认真地说。“爱学习是很重要的,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教师才能提升自我,更好地引导学生。 ”
    说到爱学习,金院长是个地地道道的学习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在工作之余坐在办公室里看看书、搞搞研究、写写论文。 ”一谈到所从事的研究,他就来了精神。也许在大多数人眼中,结构工程这类研究是十分枯燥乏味的,但是金院长对他的研究方向却兴致盎然。“我对这一类研究方向的热爱始于我研究生时期的一次实践。 ”金院长告诉记者,他读研究生的时候,大连市计划修建一座城市悬索桥,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的导师,于是他跟着导师一起参与到了桥梁的建设中。从现场的选址勘探到方案的制定、从工厂监制到桥梁的验收,每一个环节他都倾注了所有的心血。终于, 3年的时间,我国国内第一座城市悬索桥在大连诞生了。“造悬索桥充实了我整个研究生学习时期,这种记忆是刻骨铭心的。 ”金院长感叹道, “那个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把大学里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美好感受,也因此爱上了这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建设祖国中去的骄傲的感觉。凭着兴趣和责任,我一直坚持在这个专业的研究领域中前行。 ”
    现在这座悬索桥已经成为大连的十大风景之一。每次到大连,他都会去那座桥上看看,有时候还会主动给游人做解说员。谈及此,金院长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而当时经过多日连夜奋战,项目完成后美美地睡了一天一夜的故事好像刚刚发生在昨天。
    在忙碌中追寻安静的快乐
    身兼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多重身份,繁忙是可想而知的。
    采访期间,金院长频繁地接电话让记者感受到了他工作的忙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如今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了 “5+2 模式 ”,即一周5天在宁波理工学院履行院长职责,其余的 2天双休日他要回到浙大研究所带领他的科研团队进行项目研究。守时的他总是尽量在周一的上午准时到达理工, 5个工作日,没有特殊情况都留在理工处理事务。他说,这是对工作的一种尊重。
    君子有三乐,家庭美满和睦为一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为二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三乐。跟平常人一样,生活中的宁静安逸也是金院长的追求。书法、游泳、摄影、围棋成为了他工作之余的精神放松, “我喜欢一些安静的活动,可惜这些兴趣都太费时间了,现在就想着退休后能好好坐坐,跟朋友、家人聚在一起聊聊摄影,下下围棋。 ”忙碌的金院长微笑的眼神中,多出了一份憧憬和期待。
    虽然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太多的休闲时间,但金院长还不忘叮嘱同学们,希望大家 “尽管有时学习或工作很繁忙,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在工作需要的时候有战斗力,在娱乐休闲的时候有活力,这是年轻学子应该具备的身体素质。只有这样,在努力拼搏后所取得的成果才是最让一个参与者感到兴奋和欣慰的。”我们记住了院长的嘱咐。

    (孙桂荣 学生记者:任依依 毛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