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显示

我校“用声音叙事”教学模式牵手上海体育学院

发布时间:2015-07-13作者:浏览量:

 

7月13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用声音叙事”师生团队应邀赴上海体育学院分享交流。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书记蔡亮副教授、实践指导老师陈印昌博士以及两任学生团队负责人朱小曈、舒华一行四人全程观摩上海体育学院“外籍人士眼中的上海体育发展”主题活动研讨会。团队代表与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陈珊副教授及全体实践队员们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交流。
  “外籍人士眼中的上海体育发展”是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引进我校“用声音叙事”活动模式,同时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和地域特色发起的一项大型语言文化实践活动。活动以第三学期专业实践的形式重点调研在沪外籍人士对上海体育发展的看法。27名学生组成9个采访小组,分赴上海的16个区,对100多名外籍人士开展问卷调查、现场采访、视频采访。并对其中24名外籍人士进行了深度访谈,活动力求以“他者”视角探索上海建设国际知名体育城市的现状、特色及问题,未来活动成果将编辑成书为上海打造国际知名体育城市的战略举措和上海市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我校“用声音叙事”团队以讲座、研讨和操作模式分享等形式参与到该项活动的开展中。据悉,上海体育学院的该项活动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用声音叙事”教学模式继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之后在全国外语专业推广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研讨会上,上海体育学院活动成员分别就各自的采访历程做了精彩的总结交流,充分体现出上海体育学院活动的特色和活力。大家纷纷表示:“实践出真知,语言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用语言去解决问题和创作可能。”我校“用声音叙事”团队任2014年的队长朱小曈和任2015年的队长舒华两位同学也就参与活动的收获和感悟,尤其是后期创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做了分享。蔡亮副教授对上海体育学院的活动感慨不已,认为“用声音叙事”模式是外语人通过服务语言社区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活动以专业课程为依托,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充分体现出了“青年、参与、成长、责任”的活动内涵;活动“调研——创作——研讨——服务”的操作模式具有很强的专业共享性和推广性。上海体育学院的活动有新的发展、新的特色和新的做法,同时他就活动的成果固化、课程融入、专业结合和未来传播等问题给出了建议。陈印昌博士与陈珊副教授也就活动的发展方向,及沪甬文化传播互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为上海体育学院活动的发起人和指导老师,陈珊副教授分享了她对“用声音叙事”活动模式及“外籍人士眼中的上海体育发展”活动的感想,同时介绍了学院发起创立的“太极学堂”的筹备情况,并希望牵手我校的“阳明学堂”,深化两校之间的合作和友谊,以促进“两个活动”的发展共同化、专业差异化和成果共享化。